新闻动态

深挖客户痛点,把握仪器成单关键!

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仪器销售杂谈 ,作者小编

科学仪器销售杂谈
科学仪器销售杂谈

不一样的视角,带你感受科学仪器风云变幻!

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个案例,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!

本文转载自:科学仪器销售杂谈。

图片


M在科学仪器行业的某家公司待了三年,主要做食品、制药、环保领域。

三年的时间也算是渐渐有了人脉积累,从行业小白成长起来,中间的心酸委屈真是不堪回首。

一毕业就进入这家公司,老板没给任何客户资源,从零开始开发客户,每周公司要求至少拜访10家客户,雷打不动。




白天做客户拜访,晚上给老板汇报工作,给客户做方案发报价。

虽然辛苦但是真得坚持下来后才发现自己火箭般成长。

浸淫三年,行业里的那些所谓潜规则,成单手腕也学习得八 九不离十了。


但是老板突然把原来市场收回,分给M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开拓。

M真是舍不得自己辛苦攒下的客户资源,一咬牙辞职后另谋高就。


 

凭着自己的行业积累很快入职一家进口厂家公司。

公司主要做进口仪器代理,旗下产品线丰富,目标客户类型多样,基本覆盖自己原有的客户资源。


重新换了一家公司,从零开始学习产品。

M很快调研清楚现有公司的主力产品线主要有两个,其中一个为进口高 端品牌灭 菌器。

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个产品的市场情况,他决定先充分对产品做市场调研。



他很快摸清市场情况

灭 菌器这个产品是实验室通用仪器,品牌多如牛毛。


国产山东*华、上海*讯、*恒等,价格相对便宜,质量粗放。

进口品牌主要有日本系、欧洲系、美国系等。

日本品牌占据了中低端客户,以小型灭 菌器为主,价格普遍比欧美品牌低很多。低端、中端、高 端都积聚了几家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。

市场从低往高呈金字塔分布,高 端市场占据20%左右的市场份额。


通过公司产品经理的密集型培训,他还获知:

灭 菌器作为一类高温高压的消 毒类仪器,国家有严格的监管政策,属于特种压力设备,必须有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。这是准入门槛。

进口设备在清关之后需要经过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部门特检后才可以,在使用地还需要到相关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。

 

灭 菌器根据容积大小有多种分类,150L以下都可以算作小型灭 菌器,200L以上为大型灭 菌器,*大容量可以到几个立方,直接用于生成车间。

型号众多,配置多样,价格差异非常大。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。

 


听说一台灭 菌器金额上百万,M兴奋不已,能够接触到百 万级的大项目,相比辛辛苦苦几千块的单子更有动力了,业绩完成指日可待呢。


那接下来就是去找客户了。但是目标客户在哪里呢?

先通过产品经理拿到以往成交客户名单,分析后发现客户有三大类,主要是知名制药、食品饮料类企业,另外是CDC、出入境、检验检疫政府部门,科研只占很小一部分。


综合自己的已有客户,M决定集中精力,主攻制药食品类企业,先果断放弃另外两类客户。

 


首先把自己已有的客户筛选一遍,然后开始上门拜访加推荐,发掘可能的商机。


走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客户用得都是便宜的,有个别客户感兴趣的,谈到*敏感的价格预算问题就没下文了,因为比起日本品牌,这个X品牌贵2-3倍。

这么大的价格差异,怎么能说服客户呢?


M接下来开始汇总分析自己区域内的成交客户,拿到名单后一个个客户回访。

当然了,第1遍下来要嘛客户说用得挺好没有新的采购计划。

要嘛就是刚刚添了其他品牌的灭 菌器,暂时不考虑买了。


M有心理准备,无论如何都需要时间耕耘和积累。

他给自己的酝酿时间是6个月,如果6个月能仍然不出单,就是他能力的问题了。

 



苦苦寻摸了3个月还是毫无起色,在这期间他私底下深入研究了灭 菌器用户的特点,尤其是大容量灭 菌器目标客户定位。


大容量灭 菌器的品牌相对有限,某国产品牌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市场占有率非常高,客户能买进口前提是预算充足,性能要求高:**性,精密度,能够过GMP认证。


灭 菌器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参数:温度均一度,升降温速度和时间。

要想保证灭 菌效果,设置温度与实际温度必须要保证极小的温差浮动。越是大容量的灭 菌器,温度分布均一性难度越高,对于制药食品类企业,有严格的验证标准。

所以大部分客户都要做3Q验证。

能否顺利通过验证也是考验仪器性能的关键指标。

那对于这么贵的品牌,必须要切合客户需求的痛点。

 



机会终于来了,有个全球排名前十的制药企业要在M所负责区域内设立新的生产工厂。

新建项目蕴含巨大的商机。客户灭 菌器的采购计划一共有5台,4100L以内小锅加1600L大锅。M受邀进行第1次技术交流。

 

为了这次技术交流,M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:

他先通过内部一个相熟的线人侧面打听了一番,主要了解清楚目前参与的竞争品牌都有哪些,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。

客户分别调研了1家国产,另外3家进口。国产不足为惧,毕竟段位不同,此次采购客户有充足的预算购买进口。

后面M和产品经理一起充分研究另外2家进口品牌,找出X品牌与它们相比的*大优势,对手的劣势。

根据这些信息制作技术交流的PPT内容。

同时针对客户可能会提的问题提前预想好应对策略。




第1次上门技术交流,产品经理配合M展示了完 美的配置方案,对X品牌灭 菌器的性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,尤其是补充穿插典型案例客户的方案。并一一回答了客户关于技术的所有疑问。

这次技术交流毫无破绽。客户方参加人员包括QC经理和两个使用人员。

 

所谓擒贼先擒王,M接下来打算把重心放在QC经理身上。

他陆续收集到一些关键信息:

QC经理是空降过来的,负责筹备和组建新药厂的团队和实验室。两个手下分别来自于投资方和老厂QC部门。M隐隐觉得这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团队关系似乎有点棘手。无论如何他还是想把宝先押在QC经理上。

 

QC经理是个40出头的女人,齐耳的短发,干练的穿着,人看着还是蛮和蔼,听说是从竞争对手的工厂高薪挖过来的人。在上一家工厂做了15年。

一个男手下是投资方派过来的,头发油亮,身体发福,眼神莫测。

另外一个女孩子是老厂抽调过来,一看她就是干活的。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活都是她做的。

 



技术交流结束,报价方案完毕,客户说要研究研究。


后来M又去拜访了一次QC经理,她表示自己非常忙,具体事情都交给手下了,技术上3家进口品牌基本都能满足要求,她们会综合性能和价格考虑,总之滴水不漏,任何有倾向性的信息都没有。

M利用晚上的时间给QC经理打了一个电话,并进行了适当暗示,但是她毫不上钩,仍然是官方的那套说法。


为了及时获得内部信息,M又重点做女孩的工作,微信QQ都加上了,凡是女孩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,M必点赞并点评赞美。

几次三番,女孩也能回复他的点赞留言。慢慢女孩偶尔也能给他点赞了。

为了趁热打铁,他想尽快获得有价值的信息,正好碰上中秋节,他快递了一份小礼物到女孩的公司。

 

过了一段时间他接到女孩的电话,要求他第2天来公司一趟,他们还有几个技术问题需要澄清一下。


既然客户有问题,就是好事情,说明他们重点考量自己的品牌。

他立马联系产品经理,第2天如约而至。

QC经理没怎么说话,投资方的那个男的问题不断,问题明显针对竞争对手优势,质疑M所推荐品牌无法满足实际容积要求。

幸好有产品经理在,针对客户的质疑做了详细的说明,并且把质疑反转为X品牌独有的优势。

 

交流结束后到了晚上M专门给女孩打了个电话,女孩终于透了底:

他们另外有个工厂使用的正是X品牌的灭 菌器,并且使用效果较好,对X品牌有一定的倾向性。

但是另外那个男的说自己原来用得是另外一个品牌Y,效果也不错。现在就等QC经理做决定呢。现在的问题是两家价格差不多,性能也没有根本性区别。

 

看来关键人物还是QC经理。

M深知此时就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时刻,平衡被打破的关键节点即将来临。他真的像热锅上的蚂蚁,必须用大招了。

他想办法打听到了QC经理的家庭住址,整个下午到晚上连续在其小区门口蹲守,他了解到客户不会开车,每天打车上下班,打车回家会在小区门口下车。

 

果然被他抓到客户,等客户下车,他果断迎上前,坦率表示自己专门等在这里的。客户颇感意外,他开诚布公说明了来意。

巴拉巴拉说了很多,核心有三点:

其一,这是客户来到新的工作单位主要负责的项目,仪器后续有任何隐患或差错,客户自己都可能要承担选择失误责任,从保险角度可以参考老厂的品牌,统一品牌方便管理。

其二,对方Y品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,其同等体积较X品牌重量高40%,不得不考虑楼板承重问题,灭 菌器空载的重量有500-700kg

其三M说要保密。

说完后客户仍然是冠冕堂皇的回应,没任何实质性表态。

M说当时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。


不到一周,M收到女孩发来的一条微信:恭喜你,我们初步考虑X品牌了。

 

M喜出望外,心里盘算着业绩总额,整整160万,光奖金就能拿到4个点,做梦都在数钱了。



好梦不长噩梦就来了。

对手Y品牌获知自己被剔除,立刻做出反应,其中国区经理亲自上门,在原有价格基础上又降了10个点,并且赠送3年质保。


10个点的价格差距就是十几万,客户岂能无动于衷。

煮熟的鸭子难道就眼睁睁飞了吗?


M立马和经理汇报了这个情况,商量对策。

其实M是有预留10个点的议价空间的,但是这10个点是留在采购环节的。

像这种项目如果客户给某个公司打包的话,总要给人家预留点空间,不然谁愿意打包呢。

 

难道要跟着竞争对手降价?

如果纠缠在价格上的话就太被动了!




*终M和经理商量后决定坚持价格,另辟蹊径。


对于客户而言,*关心的还是灭 菌器后续的服务问题。

M拿出了三个组合策略:

1.     免费赠送3年质保

2.     免费赠送6次上门维保,并详细列明维保方案

3.     免费帮客户办理使用登记证

客户欣然接受这三个条件,采购计划很快上报。


后来M侧面了解到其实他们内部针对两个品牌的选择进行了激烈的讨论,*终将对手淘汰出局的关键是楼板承重可能会导致的**隐患,另外是客户之前在灭 菌器使用登记证办理上遇到的诸多阻碍。

使用登记证办理确实可以让客户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碰壁,国家目前在进口灭 菌器管理上有政策漏洞,限行法规无法完全适合灭 菌器。

作为一个插电即用的设备,如何办理施工告知呢?

所以很多客户都遇到各种碰壁问题。这确实是客户极度想甩掉的一个包袱。

所以M在后续服务上对客户施行了大包揽政策,解决掉客户所有烦忧。


成功签下此单后,公司上下都对M刮目相看,面对众多阿谀奉承,M每次都低调的表示是自己运气好,竞争对手自己败下阵来!


当然了,M深知签单并非项目结束,好多工作都接踵而来,帮客户现场确认各种安装条件,仪器特检的顺利进行,仪器安装调试的顺利进行,仪器3Q验证的顺利进行,使用登记证的办理,后续维保服务的持续跟进。

项目其实才刚刚开始!


针对此项目,M自己总结了几点经验:



1.     大项目的成功,尤其是技术和服务要求较高的项目,必须有团队的通力配合,一个人孤掌难鸣。*终能服务好客户,取决于产品经理的得力支持,后续还需要售后团队的配套服务。


2.     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了解竞争对手至关重要。


3.     获知客户痛点,并且对症下药。体现自己的独特优势。


4.     客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,信任是首要的。




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476号